蚊子

蚊子/蚊科(學名:Culicidae)是昆蟲綱雙翅目之下的一個科。該科生物通常被稱為蚊或蚊子,是一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纖小飛蟲。通常雌性蚊子以血液作為食物,而雄性蚊子則吸食植物的汁液。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熱、瘧疾、黃熱病、絲蟲病、日本腦炎等其他病原體的中間寄主。除南極洲外各大陸皆有蚊子的分布。因為蚊子可以傳播各種疾病,蚊蟲控制會(英文:Mosquito Control Association)把蚊子評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之一。[1]。

身體構造

蚊子跟一般的昆蟲一樣,身體分為頭、胸、腹三個部分。身體和腳皆細長。大小隨種類不同,不過大部分小於15mm。體重約為2-2.5mg。蚊子只有一對翅膀(雙翅目的特徵),另一對退化為平衡桿。飛行速度約為每小時1.5到2.5公里,單次飛行可持續4分半鐘,一般蚊子飛行時每秒翅膀振動594次左右;這樣的振動,使我們在蚊子飛行時會聽到「嗡嗡」的聲音。口器為刺吸式,特化成細長的喙,大部分種類雌蚊的口器都適合刺吸血液。蚊體表覆蓋形狀及顏色不同的鱗片,使蚊體呈不同的顏色。這是鑑別蚊子種類的重要依據之一。翅脈上也有鱗片,翅後緣有緣鱗。多為夜行性動物。

生活生活史
蚊子的幼蟲,又稱為「孑孓」

蚊科均為完全變態,包括四個發育時期:卵、幼蟲、蛹及成蟲。前三個時期的長短與種類及溫度有關。舉例來說,媒斑蚊(Culex tarsalis,常見於美國), 在20℃下須14天來完成前三時期的發育。但在25℃上,只需要10天就可以發育完成。完成前三時期的發育所需的時間通常介於4天至一個月之間。蚊子的卵 依種類的不同可能產在水面、水邊或水中三種不同的位置,水面上的如瘧蚊和家蚊,水邊的如斑蚊。瘧蚊和家蚊約在二天內孵化,而斑蚊則在三至五天會孵化。

蚊科昆蟲的幼蟲又稱為孑孓,通常生活在池沼、水溝或積水的器皿等處。孑孓常用尾端貼著水面,作倒垂式的漂浮。這是孑孓在呼吸。它利用腹部近尾端的呼吸管,直接呼吸水面上的空氣。孑孓利用口的刷毛會產生水流,流向嘴巴,以攝食有機物及微生物,但有少數種類以其他孑孓為食物。孑孓經過四次蛻皮後會發育成蛹。蛹幾乎和孑孓一樣活躍,不攝食,但可在水中游動。形狀從側面看起來成逗點狀。靠連接胸部氣孔的一對呼吸角呼吸。經兩天完全成熟。

有一些種類的蚊子幼蟲(例如瓶草蚊屬),住在鳳梨科植物中的積水裡。有些甚至居住在豬籠草等捕蟲植物之中。Deinocerites屬的蚊子則居住在海邊的小洞中。大部分不居住在熱帶的品種,都以卵的形態度過冬天。但也有少部分的種類以成蟲或孑孓的型態來越冬,例如家蚊屬的一些種類,即以雌成蟲的型態來越冬。

孑孓
攝食

雌蚊吸血主要是為了交配後產卵(並非靠吸食血液維生),所以牠們的口器特化為細長的喙,以便刺穿動物的皮膚。跟其他吸血昆蟲的針狀(像注射針筒)口器不同,雌蚊口器上布滿了鋸齒狀的突出。和注射針頭平滑的表面相比,鋸齒狀的口器和皮膚組織接觸的面積較小,這減少了對於神經的刺激,所以產生的疼痛感大大降低。蚊子吸血時,會反覆的穿刺皮膚,藉這個動作來尋找最適合的穿刺位置(以微血管密度決定)。接著,將口針刺入皮膚並注射含有抗凝血化合物的唾液,有時唾液含有病原體並可能感染寄主。口針可直接刺入微血管,或利用口器的游移劃破微血管,形成血池後再吸血。
雌蚊藉由特殊的感應器來尋找牠們的獵物。雌蚊對二氧化碳、熱及汗水非常敏感,所以牠們能在一定的距離內尋找恆溫的哺乳類和鳥叮咬。經常有人認為血型、肥胖、性別甚至血糖會影響被叮咬的風險,但是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令人信服的統計數據。
雌蚊需要攝取蛋白質以獲得足夠的營養來產卵,而從一般雄蚊的正常飲食(花蜜、果汁)中無法獲得足量的蛋白質,因此雌蚊才會吸血。

演化

據信,在1.7億年前的侏儸紀就已經演化出蚊子的始祖。而最早的化石證據則發現於白堊紀的岩層當中。最初演化出蚊子的區域是在現今的南美洲,接著逐漸往北遷徙到勞亞古陸,接著再度往南遷徙到熱帶地區。蚊子的祖先大約有現存種類的三倍大,與幽蚊科(Chaoboridae)有密切的關係。


瘧蚊與瘧疾

蚊科之下的一個屬,瘧蚊屬(Anopheles),是瘧原蟲的寄主。全世界瘧蚊屬的成員有400種,其中85種能傳播瘧疾。瘧原蟲造成的瘧疾是全球人類主要的死因之一,尤其是五歲以下的孩童,更容易受到瘧疾的感染而死亡。瘧疾每年約造成3百萬人死亡,[4]會傳染瘧疾的瘧蚊分布在中南美洲、非洲、大洋洲和中亞,尤以非洲最為嚴重。在非洲,平均每30秒就有一個兒童死於瘧疾。[5]


甘比亞瘧蚊(Anopheles Gambiae),瘧蚊的一種



其他疾病

大部分種類的蚊子都能夠傳染絲蟲病(由線蟲導致)。這種疾病會導致橡皮腫(gumma)使外生殖器及大腿異常腫大。在全球,約有120萬人感染絲蟲病。[2]大部分品種的蚊子會傳染病毒性的疾病,包括黃熱病、登革熱、日本腦炎、聖路易腦炎、多發性關節炎、裂谷熱(Rift Valley fever)、契昆根亞熱及西尼羅河熱。然而一般迷思中,愛滋病其實不會藉由蚊子叮咬而傳染。


叮咬與免疫反應

蚊子使用口針(stylets),六根針狀、類似抽血用針的構造來刺進人類的皮膚,吸取血液攝食。當蚊子叮咬人類時,會從口器輸出唾液。其唾液含有蟻酸、抗凝血化合物及目前成分不明的蛋白質(目前已知至少含15種),其中酸性物質是用來溶解皮膚表層的角質層;抗凝血化合物則是避免在蚊子吸食血液時,血液突然凝固。第一次被咬時,身體不會有任何特殊反應。但從第二次開始,人體免疫系統的肥大細胞會釋放出一種稱為組織胺的物質,以便對抗蚊子所帶來的外來物質,造成皮膚發癢和紅腫。這種刺激性感覺,乃是被叮咬者對蚊子唾液的一種過敏反應。


分類

本科包括了約3500種,38屬。又分成:瘧蚊亞科(Anophelinae)及家蚊亞科(Culicinae,包括了80%以上的種類)兩個亞科;舊分類法原有的巨蚊亞科(Toxorhynchitinae)現被歸為家蚊亞科的一個族,即巨蚊族(Toxorhynchitini)。以下僅列出較重要的數個屬。


  • 斑蚊屬(伊蚊)Aedes
  • 白線斑紋Aedes albopictus
  • 瘧蚊屬(按蚊)Anopheles
  • 叢蚊屬(阿蚊)Armigeres
  • 苛蚊屬(軻蚊)Coquillettidia
  • 家蚊屬(庫蚊)Culex
    • 家蚊的卵
    • 絨蚊屬(脈毛蚊)Culiseta
    • 費蚊屬Ficalbia
    • 黑蚊屬Heizmznnia
    • 嗜血蚊屬Hemagogus
    • 霍蚊屬Hodgesia
    • 芋蚊屬Malaya
    • 沼蚊屬Mansonia
    • 妙蚊屬Minmomyia
    • 直蚊屬Orthopodomyia
    • 煞蚊屬Sabethes
    • 土蚊屬Topomyia
    • 巨蚊屬Toxorhynchites
    • 翠蚊屬Tripteroides
    • 尤蚊屬Udaya
    • 小蚊屬(藍帶蚊)Uranotaenia
    控制

    依情形的不同,有許多不同蚊蟲控制的方法,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  • 減少孳生源(例如清除積水)。
    • 生物控制(例如引入像蜻蜓等自然界的天敵)
    • 使用捕捉或殺蟲劑來消滅孑孓或蚊子
    • 隔離(例如使用蚊帳或紗窗,使蚊子沒有機會叮咬)
    相冊
    • 正在吸血的蚊子。

    • 正在吸血的瘧蚊,尾部的一滴血是營養被吸收的血。

    • 瘧蚊的幼蟲。

    • 絨蚊的細節。



    化石時期: 79–0 Ma

    蚊子


    保護狀況
    Status iucn3.1 LC zh-hant.svg
    無危(IUCN 3.1)
    科學分類界:動物界Animalia
    門: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
    綱:昆蟲綱Insecta
    目:雙翅目Diptera
    亞目:長角亞目Nematocera
    下目:蚊下目Culicomorpha
    總科:蚊總科Culicoidea
    科:蚊科 Culicidae
    亞科
    • 瘧蚊亞科Anophelinae
    • 家蚊亞科Culicinae
      [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]